成年人的快乐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

前几天看spirit对阵蒙古队的cs决赛,spirit幸运地以微弱优势拿下前两局,最终3:0零封对手。幸运地取胜本是大快人心的幸事,但是夺冠捧杯的所有照片里,spirit队员的脸上几乎看不到笑容。

如果关注cs圈的话,队员们的惆怅不难理解。队中zontix因为签证问题过半个月就要离队了,绝对核心donk因为合同到期也说不定要转会。一个队五个人,大当家和三当家都要走了,这个家也就要散了。虽然此刻是冠军,但整个队前途未卜,此时此刻的奖杯,掌声,烟花也就都失去了味道。

这一事例清晰地向我证明:成年人的快乐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,而不取决于当下的享受。这一点想来是显而易见的。极端一点地说,判了死刑的犯人哪怕是面对山珍海味,也恐怕提不起兴致。对普通人来说,如果工作笼罩在裁员的阴云下,恐怕暂时发了奖金也会不那么开心,花起钱来也会缩手缩脚。

这一现象也并不是某种文化的特殊产物,而是普遍根植于人性当中的。中国人历史上多灾多难,所以喜欢忧心忡忡,为未来做最坏的打算,所以活的沉重,没那么快乐。但spirit战队都是俄罗斯人,他们能成为职业选手,肯定从小就打游戏,估计也是快乐教育,却一样在夺冠后开心不起来。这充分说明了快乐由预期引导是超越文化的。

事实上,与其说预期引导是根植于人性,不如说是根植智能中的。成年人有足够的智能去计划未来,去假想并体会未来的事件和感受,才会让现在的心情被未来的预期所影响。与之相反的是小孩,他们没有足够的智力,所以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,上一秒还在笑,下一秒就能哭。成年人总是羡慕小孩子能有纯粹的快乐,还说人生识字忧患始,说的都是这个道理。从这个角度看来,智力既是上天的恩赐,也是上天的诅咒。

从反面来说,如果未来有所期待,那么当下的恶劣条件也变得可以忍受。在肖申克的救赎里,想必未来越狱的希望给了安迪无尽的精神力量。中国人也常说,日子要过的有个盼头。没有盼头的日子是最难过的。

在有小孩之前,我常读到“为人父母的快乐”,但没有人能说清“为人父母的快乐”究竟是什么。现在人到中年,身体缓慢地走下坡路,事业未来全是未知数,好吃的好玩的也差不多都玩过了,边际效用递减。未来值得期待的很大部分是小孩的成长。孩子的未来构成了许多父母生活的盼头,这是为人父母的快乐中很重要的一种。

1 thought on “成年人的快乐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”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